文|令狐伯光大发国际彩票登录网址
这个标题有点乐观了,因为香港电影不是真完蛋了,而是2023年已经完蛋了,至少本土商业大片和合拍片这个领域离完蛋也差不多了,本土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商业大片了(《毒舌律师》也是中低投资类型片)。
这个合拍商业大片很明显就是《扫毒3》《莫斯科行动》这种片子。
而2023年的香港商业大片就像今年的韩国电影一样,可以说是无一不扑。《断网》《风再起时》《龙马精神》《别叫我赌神》《扫毒3》,包括这部《莫斯科行动》,现在上映首日票房5000多万。
你感觉成绩不算差吧,但是它最终预测票房4.5亿,传闻这部片子投资就有3亿。那毫无疑问亏了不少,同时按照现在不太好的口碑,票房能否到4.5亿还不一定,这可是有刘德华,张涵予和黄轩等明星,再到大投资的商业大片啊,这点票房显然算不上成功。
4部最佳,但仍然问题重重?刘德华新片到底“好不好看”由于电影还在上映这里就不剧透了,如果要让我评价这部电影的话,除了剧情和角色很糟糕,我觉得服化道等好多地方都不是很严谨,大部分场景都太“新”了,没有一种上世纪日常生活的感觉,比较容易出戏。
火车内部,警局里面,还有好多类似的场景吧,桌角没有一点日常使用可能造成的磨损,混混劫匪穿的衣服都是完全干净整洁的,主演们穿的皮衣等时尚感十足,感觉更像是一个发生在现代的“情景剧本杀”。
时代背景是1992年,苏联解体后两年。印象里前苏联精神小伙经常穿阿迪达斯“三道杠”,剧中只有两个中国劫匪穿过这样的衣服,感觉少点特色。中间有段黑豹乐队《Don't break my heart》背景音乐,查了下是1992年12月发行的,故事发生的时间定位在1992年中秋节前,这首歌还没发行,不过至少算同时代了就不深究了。
苏联解体后经济必然是出现下滑的,民众生活质量必然是下降的,剧中有一段罢工的情节但总感觉有点刻意,但感觉剧中百姓生活还是普遍不错的(好多车,好多皮大衣)。
最主要是感觉相比很多经典警匪片少了和坏人斗智斗勇的过程,坏人发现有警察来抓他们没有“有内鬼,终止交易”,后面火车入关这段一直在期待边防官兵出现化解危机最后也没有这段。
比较好的地方是华仔等几个主演的演技还算在线吧,而且华哥确实年纪不小了动作还这样敏捷不容易,战斗机大概是真的也算观摩了一下现代航空技术。反正这部片子大概就三星的水平。
邱礼涛的正常发挥,警察团队全员脸谱化,除了张涵予其他警察长啥样都记不住,张涵予这种类型的角色早被他自己演过无数回了,破案全靠反派内讧,没有一个有脑子的。
这部片子大概是得益于投资升级,成了今年邱礼涛导演四部中比较好的,遇事不决就是狂轰滥炸,动作戏上下水道飙摩托是最大亮点,黄轩首次出演变态反派也是惊喜,但也就那样了。
怎么形容呢,大概就是这部片子的节奏还可以(至少比《扫毒3》强)。但是角色塑造和故事剧情没有什么逻辑的那种,但凡这方面你要求一点你就看不大下去,讲故事成了现在香港导演最大的问题。
香港电影为何衰落?都说烂了香港电影为什么衰落,这个问题已经写过很多遍了,这个网络上谈到这个问题总结了几个点。这个网友最公认的有两点吧。
一是明星的问题青黄不接很严重,已经没有什么新人了。
来来去去都是那几位老骨头,刘德华、刘青云、郭富城、古天乐、任达华、梁朝伟、梁家辉、林家栋、张家辉。这些年的香港电影,翻来覆去永远就他们几个,永远只有他们能演,但内地观众早就看烦了,看到他们名字都头疼。
他们九位确实老戏骨,但再厉害也不可能主演到80、90岁。 还让不让老同志休息的? 这种青黄不接的状态已经困扰香港影视圈很久。各位能找出几个香港年轻一代演员里 名气、演技、流量能扛得起大梁的?
反观内地老中青就没有断代过,老的自然不用说了个个都是国宝级演员,说说中年壮年的,比如徐峥、吴京、沈腾、张译、黄渤、黄轩、王宝强、雷佳音、朱亚文等等谁不是中流砥柱?谁不是演技担当?
再看年轻点的虽然争议挺大,但不得不承认朱一龙、周冬雨、屈楚萧等确实演技还算是不错的; 而像流量演员虽然演技不行,但无奈粉丝量大,并且好歹是新面孔。
再加上今年的《封神》,乌尔善用严格且专业的方法,历时多年筛选训练出一批能文善武的多面手年轻演员,也是大有前途。大陆这边中年壮年年轻一代演员里,有演技的有演技,有流量的有流量,总之就是“有的是人看!”根本不存在“青黄不接”的情况。
二是香港创作人才断档,香港本土就那么多人,当年的繁荣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大陆人才的输入。你能叫的上号的港台明星大多是大陆人或者父母祖上是大陆人。
李连杰祖籍辽宁,关之琳祖籍辽宁,周润发广东(广东离着近,大发彩票台子太多了),袁和平广东,林青霞上海,王祖贤安徽。黄金配角,午马天津,刘洵北京,徐锦江黑龙江等等。
其他影视行业,胡伟立江苏无锡,原来在中国音乐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任教,顾嘉辉江苏人,生于广州,程小东生于香港,他爸安徽人。金庸黄霑倪匡就不说了。香港原来才几百万人,地方小哪来那么多本地精英,大部分是大陆出来的。
现在人才都留在大陆,或者直接出国,香港影视自然就没落了。
这两个问题再搭配背后真正的问题经济发展衰退,再到市场太小,影视工业革新不行等等,香港电影衰落是个陈年的话题了,其实是没有什么好说的。
同样都是“故事差”,为何内地导演有希望,香港导演就是“自杀”在我看来香港电影衰落没啥好聊的,主要问题还是来内地拍摄合拍片,现在为什么也越来越不行了呢?
这些年给我的感觉就是——香港导演真的没什么东西了,还活在他们自己的30年前里,还沉浸在自己曾经的辉煌当中,然而现在折回头去看,30年前的香港电影那几个巅峰之作,并不适合现在内地社会。
内地市场,内地观众,电影的内容当然得适合内地才行。好比《莫斯科行动》的问题是故事差,角色塑造差。但把枪战,追车和爆炸等动作设计层面拉满。
肯定会有人说内地电影剧情烂,角色差的一也有一大堆啊。但这类香港电影的问题和内地电影相比还真不一样。
比如《八角笼中》是导演王宝强的能力问题,但是它非常接地气,拍得又非常真诚。《孤注一掷》《坚如磐石》因为审查的原因,不得不放弃很多东西,以及很多尺度,内容和细节层面难以发挥。
它不是拍不出来,是拍得出来但没有办法去拍好(戴着镣铐跳舞)。
最重要的是,这些内地导演拍摄的电影,很多方面是能打到观众想看的点的。比如接地气,比如生活细节,比如文化细节,比如内地观众的爽点,痛点和难点,《消失的她》《孤注一掷》能够大爆就是把握了当下内地观众的痛点和爽点。
肯定有人要说这些电影是现实题材不一样,《莫斯科行动》也属于改编内地历史事件。但是它除了服化道和场景有去做了做,其它和那些狂轰滥炸的香港警匪片没有任何区别,完全没有打到内地观众的点。
即使它是内地历史题材,同时有张涵予,黄轩等内地演员。但它完全就是按照香港警匪爽片模式拍的,没什么逻辑,没有认真讲故事,也在影视工业,电影美学,还有内容上面有什么追求。
2023年后,香港电影,大约也许是快要死了最后,关于香港电影衰落,王晶说过大意是∶香港电影衰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失去了台湾和东南亚市场。香港电影不赚钱了,被《侏罗纪公园》冲击以后本土电影没有饭吃了。有人说王晶是香港中文大学高材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香港电影这种小作坊式电影即使再好,没有庞大的市场支撑就是无源之水,以前的香港电影如今被网飞偷家和今年只盈利一部《犯罪都市3》的韩国电影都一样。
这只是表面那套话术,你以为人家香港最顶尖的那批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吗?
文化产业属于服务业,它是完全依附在实体产业上面的。除了市场、投资、人才等问题。这个问题其实还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这些又都属于历史遗留的问题。
大发快三彩票网页版现在随着时间过去,经济衰退,市场狭小,历史遗留下新一代香港社会年轻人的思想逐步开始割裂,黄S向教育向学校进发,娱乐圈不站队都不行。2019年证明了那一代人全部毁了,香港文娱圈本就后继无人。
哪怕未来真的有人顶上去了,作为内地观众你看吗?你不骂它就不错了!
刘德华和邱礼涛这种属于香港电影圈老人了,跟内地和大中华思想还是有连接的。虽然他们的连接是停留在30年前香港电影巅峰时代,虽然它不适合现在这个时代,但内地观众对于巅峰时代的香港文娱还是有情怀。
如果香港电影人还能拍出同类作品大发国际彩票登录网址,内地观众大概率还会买账的。只是照现在像《赌神》《龙马精神》这样连续不是卖情怀,便是像邱礼涛这样狂轰滥炸下去,内地观众可能也不愿意去挑选了。